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2022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印发,要求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将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新时代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图片)
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教育学科,与各门学科的交叉性都较强,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军事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在科学文化、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行跨学科实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更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多学科交叉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必然趋势
多学科交叉是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应有之义。首先,国家安全事关重大,涉及多方主体和范畴,高校国防教育也必然涉及多学科门类。其次,通过多学科交叉,可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宽学科视野,有助于提升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素养。第三,多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国防的整体理解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国防人才。
多学科交叉是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涵盖多学科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国防教育应与其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相协调、相融合、相互支持。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国防教育相融合,能提升大学生群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专业课程的教学是持续的、长期的,将国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让青年学子持之以恒地开展国防教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多学科交叉是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基础。国防教育是开放性体系,需要不同学科紧密合作,且不同学科能为国防教育提供独特教学素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打破学科的限制,用多学科视角讲国防,有利于多元特色的发展和学科的融合,从而推动国防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多学科融合创新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定了我们在国防教育中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传统认知中的“安全”是指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非传统意义上的“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新型安全领域。
首先,将“非传统安全”纳入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将非传统安全纳入课程教学可避免将国防教育等同于军事教育的误解。非传统安全涉及学科广泛,易与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融合,让学生意识到专业学习与国防并不矛盾,国家安全与自身相关。非传统安全的纳入,能将国防教育转变为必要的专业教育任务,让国防教育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有利于将国防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将国防与思政相融合,助力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再则,探索多学科交叉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方法。如何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和统一,实现跨学科教学与现有教学体系的协同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可以探索适应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如开放式、探索式等师生互动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对国防和国家安全问题的兴趣。
多学科交叉下国防教育创新的保障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在专业文化课中融入国防元素,需要针对大学生培养教育的特点,从顶层开始设计,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修订相关教材。高校应在《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基础上,从理论教学与军事训练两方面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方案要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其次要重视组织保障。多学科交叉离不开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院、系中,为学科发展和教师队伍成长提供空间。学校党委需要通过统筹协调,促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实现学科的跨学科发展,真正将国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要完善师资队伍。科学定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地位、作用,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教育具有跨学科性,要求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具备全面素质和广博学科背景。教师队伍需要增强学习能力,积极从事研究工作,提升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准确把握政策和学科发展方向,做到政治正确、高度敏锐,并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作者黄斌、陈婧,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标签: